为什么说少儿编程不只是兴趣爱好,更是优秀过程?
少儿编程教育是通过编程游戏启蒙、可视化图形编程等课程,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解难能力的课程。
少儿编程学习年龄段:
4-6岁:少儿编程小游戏
7-9岁:可视化少儿编程学习
10岁:代码编程语言学习
10岁的孩子可以开始学习一门真正的编程语言,比如Python,初步学习算法、数据结构、面向对象编程,尝试编写软件。也可以接触一些硬件编程,比如用Arino做个小机器人等等。
7-9岁的孩子可以用可视化的编程工具来完成稍微复杂一些的任务,比如Scratch少儿编程、App Inventor等。
少儿编程的种类有Scratch、Python等。
Scratch图形化编程教学,以培养兴趣、锻炼思维为主,趣味性较强。在这里,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动画,故事,音乐和游戏,这个过程其实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。
基于Python、C 等高级编程语言的计算机编程教学,目标往往是参加信息学奥赛等科技品牌赛事,如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/联赛、机器人竞赛、科技创新大赛等,或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。
心理学家皮亚杰(J.Piaget)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说到:孩子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。
直觉思维阶段:4-7岁的孩子处于直觉思维期,他们更多关注事物的显著特征,逻辑和推理思维能力很弱,同时对所有事物的看法都从自我角度出发,并没有客观意识。
具体运算阶段:7-11岁是儿童的具体运算阶段(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),思维方式从具体化逐渐发展到抽象化,逻辑的思维初步建立。
形式运算阶段:11-15岁是儿童形式运算阶段(formal operational stage),这一阶段他们的思维跳出具体事物的束缚,可以超出具体事物的自身特征,对命题和假设进行逻辑推理及运用符号代替事物进行命题思维。
为什么学习编程能够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呢?
这里我们就要提到编程教育的核心——编程思维了。其实,编程思维并不是编写程序的技巧,而是一种高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,它是“理解问题——找出路径”的高效思维过程,由分解、模式识别、抽象、算法四个步骤组成。
第一、分解,就是把一个复杂的大问题,拆解成更可执行、更好理解的小步骤。孩子在编程的过程中,就是在不断地训练他们把复杂的问题拆解、理顺的过程。这个过程是解决问题的基础,把问题拆解清楚,才有接下来实现的可能。正如Mitchel Resnick所说:“在学编程的过程中教孩子们学会拆分问题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第二、模式识别发现并整合规律的能力。在编程过程中,孩子一直在进行着这样的训练,当发现一些可重复的步骤,就会把它们整合起来,建立模式;再遇到类似问题时就能让计算机套用此模式,快速解决。
第三、抽象找出问题本质的能力。
抽象思维敏捷的孩子,能在大量信息中抓住关键信息,提高学习效率。不论是在做语文还是英语的阅读理解中,抽象思维能力强的孩子总能很容易地找出关键句和中心思想,学习会更加轻松。
第四、算法。计算机程序需要很强的逻辑性,逻辑顺畅才能顺利运行。孩子需要遵循编程的规则,把解决问题的步骤转换成计算机能理解的语言。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得到很好地锻炼。而调试纠错,就是当出现结果与预期不符时,需要找出算法之中的漏洞并解决。在编程练习中,任何一行代码出问题,程序都会出错无法正常运行下去。这时,孩子就必须要自己一步步执行步骤、梳理逻辑,找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。
少儿编程的意义
1、建立初步的编程思想。少儿编程本身会为孩子建立一个初步的编程思想,这是学习少儿编程比较积极的意义。学习过编程的人都知道,学习编程的难点和重点主要在于编程思想的建立,而建立编程思想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,而且越早建立编程思想越好。
2、提升孩子的实践能力。学习编程的过程中会让孩子面对各种问题,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,也会逐渐提升孩子的实践能力。
3、培养创新思维。少儿编程与传统的编程知识不同,少儿编程本身具有一定的创新性,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完成一些小的“创新”,这个过程也会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。
优教少儿编程http://www.yjbcm.com/